時光的車輪碾過蓬勃的春,繽紛的夏,絢麗的秋,碾進了有些喧鬧的臘月門檻,觸摸著時間流淌的旋律,感受著時間匆促的腳步,伴著寒風雪飄許多的記憶總會涌進腦海,襲上心頭,在心底泛起許多波瀾,激起陣陣漣漪,蕩漾起懷舊的幸福。
歲月流逝,春秋代序,時光荏苒,許多的記憶沉淀在了歲月的最深處,然而我卻無法忘懷記憶里的“臘八冰”。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叫花”,故鄉的臘月雖然寒冷,依然阻擋不了我們一顆躁動的心、如火的激情和活力。
那溫熱舒適的熱炕也無法挽留住我們活潑好動的身姿,放棄安逸閑適的熱炕,急不可耐地奔赴故鄉河邊。夏日歡唱不止、流淌不息的河水也被嚴寒封凍,冰清玉潔,沉靜而美好,靜默而寧靜,好似高貴而矜持的公主一般。遠看似一條白色的玉帶逶迤橫亙鋪展在蜿蜒曲折、曲線優美的河床里,如玉般澄澈潔白,透亮晶瑩。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耀眼的光芒,如翡翠般晶瑩剔透、耀眼奪目。
瞧,一群可愛的小孩子們,身著艷麗臃腫的棉衣,如歡暢的企鵝般在光滑透亮的冰面上奔跑、行走、滑冰,時而摔個仰面朝天,引來一陣幸災樂禍的歡笑聲;時而自如滑動,身輕如燕,身手敏捷,盡情揮灑著快樂和自信,盡力釋放著激情和活力。嘰嘰喳喳的吵鬧聲打破了冬日鄉村特有的寧靜,那活躍的身軀、冬日里鮮艷的服裝、潔白的冰,構成了一道動靜結合、獨具特色的靚麗風景!
在故鄉的冬日里,在故鄉不變的淳樸鄉俗里“臘八冰”成了唯一的寵兒、不變的主題、美好愿望的寄托。在老家的俗語中有“來年莊稼成不成,先看“臘八冰”的說法,臘月初八這一天清晨,男女老少將自己包裹成粽子一般,誰也不會在乎如熊一般的裝束打扮,只要身體暖和就可勝似任何的“美麗凍人”。即使嚴寒和紛飛的雪花都不能阻擋人們前行的步伐,他(她)們爭先恐后、不約而同的來到河邊、泉邊指著“臘八冰”評頭論足、指指點點,揮鎬拿鑿,毫不猶豫的將冰砸成四零八碎的,形狀各異的冰塊好似灑落的珍珠,好似拋下的翡翠,晶亮誘人。他們一臉驚喜、興奮不已的將“臘八冰”裝在背簍里,將美好的愿望與寄托一同背回家,喜悅掛在眉梢、洋溢在臉頰。
據父輩們講,臘八這天誰起得早,第一個打上冰,誰就更有好運氣,他們把“臘八冰”敬獻在正屋的桌上,好似美玉一般,好似一件天然雕琢的藝術品,令人賞心悅目。一塊塊“臘八冰”也成了人們解渴潤嗓、純天然的上好“冰棒”,勤勞樸實的老農們除了用“臘八冰”做攪團,還將“臘八冰”一塊一塊地放到自家的麥地里,希望來年雨水豐足,糧食豐收。
又是一年臘八至,隔著遙遠的時空,我總會憶起“臘八冰”她那可愛的模樣、天生麗質的品相。
留言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