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四天的環湖騎行即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三位騎手對于自己心中的那片森林是否有了新的答案?故事的結局未必都是完美,但是旅途中的風景與心情總會是回憶滿滿。
視頻加載中...
對于六月的青海湖而言,變化多端的天氣總會讓人留下很多遺憾,當然也會有很多驚喜。這一路的旅程一直陰雨綿綿,冷風相伴。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的三位騎手經歷了一場最為強烈的冷風冷雨,最終160公里的騎行目標只能調整折中,在剛察縣留宿一夜。
1.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一縷久違的陽光灑進了窗間。這一刻剛剛起床的騎手們都錯愕極了,喜出望外的開始欣賞高原難得的精彩朝霞。

清晨的剛察,也散發出了一種高原獨特的魅力。作為海北藏族自治州轄縣,剛察的整個縣城建設要遠遠好于青海湖沿途的各個地方。酒店、住宅、學校、醫院、廣場、政務機構……等等建筑都有著藏族獨有的統一化建設風格。

“魚鳥天堂,藏城剛察”,剛察縣內建筑,室外裝飾從遠處望去都是土色“莊廓”,色彩比較統一。柱頭、室外屋頂、室內墻壁一般會進行雕刻和彩繪,以突出藏族民居特色,達到居住與信仰功能的統一。

2.魚鳥天堂 藏城剛察
在一頓當地特色早餐之后,騎行隊伍迎著朝陽向本次環湖的終點站——西海鎮進軍。騎行隊伍剛出西海鎮,就路過了慈悲慧眼感恩塔。感恩塔寓意厚實,文化底蘊濃郁,極具博大深遠的藏傳佛教文化色彩和古老厚重的傳統建筑風格。

之后來到了青海湖裸鯉廣場,青海湟魚是裸鯉的俗稱,是青海高原特有的珍貴水生野生動物,也是青海湖中特有的魚種。裸鯉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每年六月,青海湖湟魚洄游到大大小小的河流中擺籽產卵,正所謂“半河清水半河魚”。

三位騎手也在廣場上也開啟了廣場的“自拍狂魔”的模式。經過了一番自拍與擺拍之后,最后一段旅程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3.傾聽青藏線的脈搏
沿著北線騎行的這一段旅程相對離青海湖較遠,只能在上坡的頂端后遠眺。由于連續幾天在陰雨中趕路,一直沒有欣賞到藍天碧水下的青海湖。于是,@拾九 決定拆卸自行車,隨著保障車去往青藏線與青海湖接壤的地方。

保障車掉頭開回40公里,來到了青海湖的西北段。在晴空萬里下的青海湖果然是另一番景象:隨著太陽的升高,清澈湖水從天藍色變為了碧綠色,火車呼嘯著開過青藏線,騎者們一步一蹬的爬行的一段段上坡……

4.高原風情 與羊群為伴
另外一邊,@鐵翼橫空 與@ 一劍天殘 繼續向終點進軍。“最后一天可以說是放飛自我的一個騎行”,@鐵翼橫空 對最后一段旅程描述道,對于最后的騎行兩位選手都拿出的最好的狀態。@鐵翼橫空 一路上坡均速登頂,下坡騎行更是加速沖刺,騎行速度一度達到60km/h。

然而,騎行速度再快也不得不在這里停下來!在青藏公路上,隨時都會碰到正在過馬路的羊群和牛群,此時,所有的車輛和自行車手都停下來,等待羊群陸續通過馬路。這一道純天然的路障,也是高原最具特色的騎行景觀。司機、自行車手有序的通過同樣也是對于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禮贊。

5.最后的沖刺
騎行隊伍經過了甘子河,來到了最后的20公里,最后的路程是一段長下坡,騎手們可以充分發揮出自己控制車速的能力。換擋、踏頻、減小風阻……一系列熟練的操作讓騎手們用最寫意的姿態沖刺終點。
雖然騎行小隊的沖刺并沒有什么山呼海嘯的熱鬧景象,但是對于經歷了4天的里程之后,最后的這個沖刺儀式感依然是他們心中最感動的時刻。這一刻,他們都是自己的英雄!

6.穿越風雨的騎行收獲了什么
回顧這一路的騎行經歷,對于騎手們而言,感動之處自然頗多。同時,大家都擁有的一份共鳴:對于騎行當中的努力與堅持,以及在風雨中的相互扶持。
這一路青海湖的騎行,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與阻力,在獨自面對大風大浪時,你不得不挺起腰板,直面撲面而來的冷雨,這時候你更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

在團隊共同前行的路上,相互扶持,強弱搭配卻是更值得鼓勵和銘記的一種力量。風雨同舟說來也容易,但實際卻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磨合,這種風雨之中的相互信任是騎手們直面未來的基石,也是體育人最可貴、最可敬的地方。

《穿越風雨的一場環湖騎行》微紀錄片至此結束,獻給每一位在這一年受到影響的體育人,風雨之后必有彩虹,滿心期待明天晴天。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紀錄片視頻
第1期:環青海湖騎行朝拜 體育人明天晴天還要等多久
第2期:環湖騎行2:西海鎮啟程偶遇金沙灘 夜騎青海湖天路
第3期:環湖騎行3:天路騎行青海湖 陰雨下的茶卡鹽湖
第4期:環湖騎行4:雨戰能否騎行160公里?自助者 天助之
第5期:環湖騎行5:突破極限——騎行者的自我修養
第6期:青海湖騎行終章:風雨同舟是最珍貴的禮贊
留言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