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青海三江源】

青海湖

1:西寧→塔爾寺→拉脊山→→倒淌河→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共和
塔爾寺拉脊山青海湖

塔爾寺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日月山
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分界線上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聯姻,正是由此向南經唐蕃古道進入西藏的,途經“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

倒淌河
倒淌河發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約3300米,全長約40多公里,自東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見底,看上去猶如一條明亮的緞帶飄落在草原上。

拉雞山
拉脊山是青海省貴德縣與湟中縣的界山,由西向東蜿蜒,最高峰海拔4524米。海拔3820米的拉雞山山口地理位置重要,西寧至果洛的公路穿越而過,山口南側還有通往湟源的公路,是環夏都西寧200公里旅游圈上海拔最高、風景最為獨特的山脈。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唐王李世民為了溝通藏漢兩族的關系,促進文化交流,將年輕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揮淚西行,公主的淚便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

青海湖二郎劍景區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與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寶鏡。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2006年10月25日,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為青海湖頒發了“中國最美的五大湖”證書和獎牌。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像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鑲嵌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高山、草原間,構成了一幅群山、湖水、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青海湖擁有4300平方公里的遼闊水域,天水之間水鳥翔集,藍天白云和湖光山色相互輝映。
2:共和→牛頭碑→瑪多
瑪多牛頭碑

瑪多
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瑪多縣萬里黃河的發祥地,享有黃河源頭第一縣的美稱,在這片神奇廣袤的草原上,牛羊成群,湖泊星羅棋布。鄂陵湖、扎陵湖、冬格措納湖、星宿海、黃河等匯成了豐富的水利資源,地下蘊藏著可觀的礦藏資源等待開發?,敹嗫h地處黃河源頭,巴顏喀拉山北麓,阿尼瑪卿山以西的黃河谷地。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在境內,素有“千湖之縣”之稱。屬高原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年均溫-4℃,年降水量585.5毫米。礦藏主要有煤、金、銅、水晶石等。野生動物有野馬、野驢、熊、羚羊、石羊、雪豹、旱獺、紅狐等。有各種鳥類38種。野生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貝母、雪蓮等。湖泊河流產花斑裸鯉、鯉魚等。

牛頭碑
牛頭碑在札陵湖的一側,有一座小山,相對高度有兩、三百公尺,車子可以開上去那,但是它的海拔足有四千六百馀公尺。這座山的名字是巴顏郎瑪山,人們叫它牛頭山,因為山上有一座銅制的牛頭雕像因而得名。這里是黃河源頭的所在地,很多來到這里的旅行游客都在此留念拍照,作為來到黃河源頭的紀念。許多旅行客來到札陵湖之後,都會順到來這里欣賞大自然的美麗,的確,這里不僅有深入世外無人之境的美妙,還有觸摸母親河源頭的那種沖動和那一樣的幸福。牛頭碑建在位于瑪多縣境內措日尕則山的頂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致,字體雄渾,象征著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勤勞樸實的品格。紀念碑選擇了原始圖騰神圣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們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使人油然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強烈凝聚力和向心力。依偎在古樸、雄渾、粗獷的牛頭紀念碑圍欄旁,那披銀掛甲的巴彥喀山遙遙在望,高聳入云,皚皚雪山下,草原碧綠如洗。那撒滿山岡、湖畔的牛羊,安然游動;黑白相間的帳篷點綴在綠絨毯上,似扁擔,如蘑苦,青煙繚繞,牧笛悠悠。這優美恬淡的絕艷風景,使人樂而忘返,回味無窮,頓生心蕩神馳之感。
3:瑪多→文成公主廟→玉樹
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是中國的“三江之源”,也是聞名于世的藏族歌舞之鄉。有1300多年歷史的文成公主廟就修建在這里,它已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成公主廟別名“沙加公主廟”,位于玉樹縣結古鎮東南25公里的貝納溝,這是一條大峽谷,兩邊的山脈不見邊際,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藍天下,山上松柏如畫、山下小河如詩。藏式建筑的文成公主廟緊貼百丈懸崖,風景幽靜,金光閃閃的屋頂光芒四射。廟四周所有的懸崖和面積較大的石頭上都刻著數不清的藏經。該廟共3層,面積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兩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兩層,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細刻,形象生動。該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筑特點的古式建筑。文成公主廟又稱大日如來佛堂,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
4:玉樹→勒巴溝→龍寶灘→曲麻萊
勒巴溝龍寶灘通天河灑經

唐僧曬經臺
通天河灑經臺--通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淌在玉樹草原上,橫貫近千公里,哺育了玉樹草原的萬物,位于通天河大橋南岸,有一塊巨大的巖石,旁邊有幾顆古柏,樹上掛滿經布。相傳,唐僧取經歸來時,路過通天河時,由于忘記了老龜的囑托,老龜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們在此地晾曬淋濕的經卷,誰知經卷上的字都印在石頭上,至今字跡猶存,清晰可辨。

勒巴溝巖畫
勒巴溝,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結古鎮巴塘鄉,214國道通達,距結古鎮20公里。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區。“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的溝”溝內的自然風光恰似一幅-性的立方體畫卷:山巔雪凝冰峰,山腰蒼松古柏,奇巖怪石、薄霧輕紗,谷底潺潺流水、茵茵芳草。從上至下,層次分明、賞心悅目。勒巴溝又是嘛尼的世界,溝口有唐代石刻朝佛圖,溝內漫山遍野都是雕有佛像、佛經的嘛尼石。被稱為“佛像溝”、“佛經溝”。勒巴溝內刻有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和-的嘛尼石俯首皆是,隨處可見。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
隆寶灘周圍高山聳峙,平行延伸,中間有一塊長10公里,寬3公里的溝谷地帶,上面裸露著湖泊殘跡,礫石壘壘,實際是高山草甸類型的沼澤地。海拔4000米以上,但這獨特奇異地理環境,卻是青藏高原珍禽異獸及一些貴重藥材的產地,被世界鳥類專家譽為“黑頸鶴之鄉”
5:曲麻萊→沱沱河
可可西里通天河

可可西里藏羚羊觀景臺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可可西里蒙語為“青色的山梁”,被譽為“美麗的少女”,藏語稱該地區為“阿青公加”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位于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2014年11月,青??煽晌骼锷陥笫澜缱匀贿z產工作啟動。

通天河 添加圖片描

唐僧曬經臺
通天河,古稱“牦牛河”,位于萬里長江源頭,因輯入《西游記》而名聞天下。通天河是中國境內的一條大河,主要流經青海地區。通天河的名聲,主要來源于《西游記》,孫悟空大戰通天河。通天河上起囊極巴隴與長江正源當曲相接,下至玉樹藏族附近的巴塘河口同金沙江相連,橫貫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全境,河長813公里。通天河是中國境內的一條大河,主要流經青海地區。通天河的名聲,主要來源于《西游記》,孫悟空大戰通天河。中國其他地方,也有名叫通天河的河流。
6:沱沱河→格爾木
五道梁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昆侖神泉

五道梁 添加圖片描

五道梁
五道梁,可可西里索南達杰保護站,不凍泉,昆侖山口,昆侖神泉,西王母廟,遠觀玉珠峰。五道梁位于被世人稱為生命禁區“”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區,地高天寒,長冬無夏。藏北草原7月平均氣溫低于8℃,五道梁7月平均氣溫為5.5℃,是全國最低值。

索南達杰保護站
1996年5月,中國民間第一個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站——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奠基。長江北源楚瑪爾河流域及周邊地區是中國目前最大一片無人區之一的可可西里??煽晌骼锲骄0?500米,是中國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動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等最集中的地區。近年由于非法偷獵者的大量涌入,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當地政府因經費不足,保護野生動物的范圍和力量也相當有限。1994年1月18日,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索南達杰為保護藏羚羊,一人同18名偷獵者槍戰,英勇犧牲。在之后一年多時間里,“保護長江源,愛我大自然”活動籌委會(綠色江河前身)曾經過多方努力沒能籌集到足夠的建站資金,最終楊欣把自己的長江源探險經歷寫成一本書——《長江魂》,用義賣書的錢購買建筑材料,并招集了十二個志愿者,在治多縣西部工委協助下,于1997年9月10日在可可西里東側的昆侖山腳建立起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作為可可西里反偷獵工作的最前沿基地。促進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的進程。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昆侖神泉
昆侖神泉位于昆侖河北岸的納赤臺,距格爾木90公里,納赤臺藏語意為“沼澤中的平臺”,海拔3700米是昆侖山中一眼四季不凍的冷泉。昆侖神泉水相傳天宮玉釀瓊漿灑落人間幻化而來,有“人間圣水”“冰山甘露”之美譽。

無極龍鳳宮
昆侖神話,被公認為是中國文化的總源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西王母是昆侖神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是中華民族之魂,集中體現了善和美的特征,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民族母親。昆侖山西王母廟距離格爾木大約100公里,昆侖山自古以來就是道家修身養性之所,昆侖山相傳是中華道教的發祥地。無極龍鳳宮(西王母廟、昆侖山門)。無極龍鳳宮距格爾木區110公里,景區內有姜子牙及其坐騎四不象和其它道教尊神的雕像、無極龍鳳宮殿等組成,無極龍鳳宮,屬人文景觀,是供奉三圣母的昆侖山道觀,既西王母、九天玄女、金圣老母。西王母瑤池。在距市區西南250公里處,海拔4300米,屬天然湖泊,湖面呈如意形,面積60公里,湖水清澈,在雪山映襯下碧綠青翠,湖邊水鳥成群,野羊、野驢馳騁,野兔、棕熊徘徊,據《山海經》記載:“瑤池”是西王母每年八月舉行蟠桃宴會宴請諸神之地?,幊厥堑澜绦磐讲贿h萬里來此朝拜的目的地,每年來自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的道教信徒來此朝拜,以了終生夙愿者多達千人次之多。
7:格爾木→德令哈
萬丈鹽橋遠觀察爾汗鹽湖翡翠湖褡褳湖

萬丈鹽橋

萬丈鹽橋
格爾木市北面是世界著名的查爾汗鹽湖,面積為5800平方公里。浩潮無垠的鹽湖,可以說是湖天相連的鹽的世界,鹽儲量約在500億噸以上。藏公路和鐵路,有32公里長是在湖區內鋪設的,稱之為“萬丈鹽橋”。但驚奇的是“橋”下竟無一座橋墩和一根梁柱,十多噸重的大卡車飛馳而過,十多節車廂的火車來回奔馳,成為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跡。它是舉世罕見的一種路橋,也是柴達木盆地的一大奇觀。”“橋”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稱“舉世無雙”。玉帶似的鹽橋,旁無護欄,下無橋墩,更無流水。整個路面平滑光潔,坦蕩筆直,鹽橋(路)將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使人驚嘆不已,不得不臣服于人類的聰明和智慧。在約20萬平方公里的柴達木盆地中,有一種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這就是星羅棋布的鹽湖。這些鹽湖,有的與雪山為鄰,把綿延的山巒和皚皚的白雪倒映湖中;有的靜臥在荒漠里,四周圍繞著白色的鹽帶,宛若戴上皓玉似的項圈;有的表面已干涸,結為堅硬的鹽石,鐵路公路從上面通過。鹽石千姿百態,大有云南石林的風采。鹽湖水中含有多種化學元素,蘊藏著巨大的無機鹽礦產資源。

查爾汗鹽湖

查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青海省西部的一個鹽湖,與茶卡鹽湖齊名,位于柴達木盆地南部,地跨格爾木市和都蘭縣,由達布遜湖以及南霍布遜、北霍布遜、澀聶等鹽池匯聚而成,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格爾木河、柴達木河等多條內流河注入該湖。由于水分不斷蒸發,鹽湖上形成堅硬的鹽蓋,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于鹽蓋之上,察爾汗鹽湖蘊藏有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無機鹽,總儲量達20多億噸,為中國礦業基地之一。有著名的萬丈鹽橋。察爾汗鹽湖一切綠色植物均難以生長,但卻孕育了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鹽花。鹽花是鹽湖中鹽結晶時形成的美麗形狀的結晶體稱謂。鹵水在結晶過程中因濃度不同、時間長短不一、成份差異等原因,形成了形態各異,鬼斧神工一般的鹽花。這里的鹽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狀若亭臺樓閣,或像飛禽走獸,一叢叢,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鹽湖中,把鹽湖裝點得美若仙境。每年前來觀看鹽花奇觀的國內外旅游者多達數萬人。

翡翠湖

翡翠湖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形態迥異、深淺不一的鹽池宛如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翡翠”。約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名為大柴旦湖,站在湖邊,宛若鏡面般的湖面倒影著藍天白云和皚皚雪峰,宛如仙境。圖為清澈湛藍的湖水。由于所含礦物質濃度不同,湖水呈現出深綠、墨綠、翠綠……宛若鑲嵌在大地上的一塊塊翡翠,因此有了“翡翠湖”的美稱。

褡褳海 添加圖片描

托素湖

可魯克湖景區
在柴達木盆地的東部,懷頭他位草原上,有兩個一大一小、美麗恬靜的湖泊。大的叫托素湖,小的叫可魯克湖??婶斂撕c托素湖一咸一淡,水域相通。兩湖被一條銀色的小河連接起來,形似褡褳,就稱為“褡褳湖”。美麗妖嬈的可魯克湖和托素湖,是大自然匠心獨具的杰作,也是造物主贈與柴達木盆地的兩顆燦爛奪目的明珠。
8:德令哈→茶卡鹽湖→西寧
金子海茶卡鹽湖

金子海

金子海
從烏蘭縣城向西南方向行車約80公里,茫茫戈壁深處有一處面積約0.45平方公里的湖水,這就是金子海,金子海,蒙古語意為阿拉騰布勒格,面積約0.45平方公里。相傳成吉思汗領兵經過此地時,故留下的金盞化為金子海;也有傳說牦牛山上下來一對金羊,在湖邊飲水,嘗到水味香醇甘甜,就不愿再回山而進入湖中,故稱該湖為金子海。海的西側、西北側、東側都被沙山環抱,沙質是那般細膩,情不自禁讓人赤足,與其有更為親密的接觸。唯獨海的東南側是高高的蘆葦和近百米的草帶,吸引著鳥禽、牛羊覓食、嬉戲、休憩。如今,相關部門在金子海開辟了旅游線路,游人可以在這里滑沙、垂釣、戲水,觀賞高原荒漠的自然美景,在蒙古包里品嘗奶茶、羊肉手抓,觀看蒙古族歌舞,體驗民族風情。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于青海省海西烏蘭縣茶卡鎮南側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茶卡鹽湖面積空曠、地勢平坦,湖面極具有強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為天空梳洗打扮而準備的鏡子,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鏡”。“天空之鏡”最佳拍攝時間為早晨9點之前和下午5點之后。茶卡鹽湖位于北緯36°、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高原無污染,在湖區可以清晰地欣賞銀河的浩瀚雄壯、流星的眩目詭異,而湖面的反射使得星空與湖面融為一色,出現星空仿佛灑落湖面的景象,故夜晚的茶卡鹽湖被稱之為中國“夜空之鏡”。

行程特色:
推薦理由:上乘的線路設計,豐富的特色景觀,貼心的旅行安排
1、科學合理的出游路線設計,行程走向明確,海拔從低到高,循序漸進,減緩高反癥狀;
2、豐富的特色景觀,雪山、湖泊、河流、冰川、民俗特色一應俱全;
3、環線行程設計,沿途代表性景點一覽無余,
4、便捷省心的自駕出游選擇,高品質的吃住安排


留言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