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程
D1:昆明至都江堰
D2:都江堰至爐霍
D3:爐霍至色達
D4:色達至德格
D5:德格至玉樹
D6:玉樹至格爾木
D7:格爾木至安多
D8:安多至拉薩
D9:拉薩
D10:拉薩
D11:拉薩至日喀則
D12:日喀則至珠峰大本營
D13:珠峰大本營至拉薩
D14:拉薩至波密
D15:波密至芒康
D16:芒康至稻城
D17:稻城亞丁
D18:稻城亞丁
D19:稻城至新都橋
D20:新都橋至西昌
D21:西昌至昆明
關于費用
1、過路費(一輛車):由于國慶期間免了部分過路費,加上西藏境內不收取過路費,所以只花了大約300元。
2、油費(一輛車):8000元。
3、除去過路費和油費,食宿加門票每人6000元左右。
關于食宿
我們對吃的沒有過多的要求,早餐在住的酒店附近解決,中餐基本是干糧,晚餐也以川菜居多。注意一定要帶足干糧和水,可以多備些八寶粥、糕點、肉干、巧克力、紅牛以及葡萄糖等,以備不時之需。
整個行程中,大多數地方的酒店住宿條件都不錯,這些酒店都可以通過其官網或是旅游網站預定,預定時盡量選擇可以限時取消的酒店。2018年的青藏線、川藏線,住宿條件相比我2016年進藏時,已經好了很多。
關于高反
路過高海拔的地方不一定會高反,但是長時間待在高海拔的地方,就會有高反。首次自駕青藏線,特別是在海拔高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基本都會高反,只不過高反程度有輕有重。高反最明顯的是頭痛、嘴唇發紫、呼吸急促,夜里無法入睡,躺在床上都可以感覺到心臟在拼命的跳動。有些高反嚴重的吃啥吐啥,嗜睡,還會發燒。
在高海拔地方首先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少食多餐,不要洗澡。另外,由于高海拔地方溫度低,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可以吃點預防感冒、清熱解毒的藥。還有就是在高海拔地方開車時,一定要開著點窗子,盡量不要用空調,以減少車內外壓差,增加車內空氣含氧量。
吃什么能預防高反呢?反正我吃了螺旋藻、紅景天、西洋參,還是高反了。到底有沒有作用,我也說不清。不過發生高反后,多喝葡萄糖水、酥油茶會舒服一點。
自駕的幾個問題
是否能帶小孩自駕青藏線、珠峰大本營?
不能!不能!不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大人都受不了何況小孩!不要用孩子去當試驗品!
是否一定要開越野車?
答案是普通轎車也行。2018年的川藏線路況已經好很多了。
帶什么攝影器材?
手機、自拍桿當然不必說,單反建議多準備一個長焦鏡頭,多帶幾張存儲卡!我們帶了24-120mm的掃街頭和200-500mm的打鳥長炮。
需要邊境通行證嗎?
到日喀則、山南需要,拉薩不必,最好還是辦一個。另外確保你的身份證可以被正常讀?。ㄓ写判裕?,因為一路上你需要在若干個檢查站、加油站刷身份證。

國道317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

青藏線沿途美景

唐古拉山口

日喀則

日喀則

日喀則

日喀則

日喀則

珠穆朗瑪峰日照金山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國道318

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比如納木錯。

納木錯

納木錯
比如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比如卓瑪拉措。

卓瑪拉措

卓瑪拉措
比如俄絨錯。

俄絨錯
比如丹增錯。

丹增錯

色達

色達

色達的老年覺母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石渠巴格瑪尼石經墻

石渠巴格瑪尼石經墻

石渠巴格瑪尼石經墻

玉樹嘉那嘛尼石經城

玉樹嘉那嘛尼石經城

玉樹嘉那嘛尼石經城

轉經的信徒

小昭寺的喇嘛

色拉寺辯經

色拉寺辯經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從貓鼻梁遠眺四姑娘山

爐霍至色達沿途風景

爐霍至色達沿途風景

爐霍至色達沿途風景

爐霍至色達沿途風景

爐霍至色達沿途風景

爐霍至色達沿途風景

爐霍至色達沿途風景
中午我們到達色達,前往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參觀。
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也簡稱為“色達五明佛學院”,誤稱是五明佛學院(很多大寺廟都有五明佛學院):德將多吉于1880年在此興建佛學院,樹立寧瑪(前譯)派講修法幢。
1980年法王晉美彭措吉祥賢在第一世敦主仁波切的修行地——色達喇榮溝、即大密乘虹光身靜處,創建了修學不偏佛法的大學院,當時僅有30余人。
1987年,十世班禪大師表示贊成在這里成立佛學院,親筆寫信給色達縣政府,請求支持。1993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學院題寫了校名。1993年被美國《世界報》稱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報請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準設立了“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佛學院分長期和短期進修兩種,長期學制為6年,特殊學位卻需要13年,學員通過各學科的單科考試,立宗論和口頭辯論考試及格的,學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師)的學位。佛學院有不少漢地顯宗學生,故也設漢經院,由堪布用漢語講經。僧人雖來自不同地域,卻都平和相處。
色達縣是個藏傳佛教寺廟比較集中的地方,全部為紅教,當地人有「色達山河一片紅」的說法。這里的僧舍很壯觀,連綿數公里的山谷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著幾座寺廟和佛堂,建筑規模雖都不很大,但裝飾考究而輝煌;身披槳紅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來來往往,空氣中充滿生機和祥和氣氛。
在佛學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個金碧輝煌的建筑,叫做“壇城”(音譯)。壇城的梵文名稱為“曼荼羅”,意思是按佛教密宗儀規進行某種祭供活動的道場,平時是人們轉經的場所。它的上半部分是轉經的地方,據說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這里轉上一百圈就能夠好;下面一層是轉經筒,金色的圓筒在人們干枯的手轉過之后留下一串悠長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喇榮寺五明佛學院

壇城

在五明佛學院修行的喇嘛、覺母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喇嘛、覺母的住的房子

未出家的與出家人的房子是不同的

老年覺母

色達縣至德格縣沿途風景

沿途風景

路邊修行的出家人

路邊寺院隨處可見

色達縣至德格縣沿途風景

色達縣至德格縣沿途風景

色達縣至德格縣沿途風景

雀兒山大雪

雀兒山大雪

大雪中的牦牛好像一點都不覺得冷

雀兒山大雪

雀兒山大雪

雀兒山大雪

雀兒山大雪

雀兒山
雀兒山隧道已經貫通,一旁的老路已經荒廢。

雀兒山隧道

雀兒山

雀兒山

雀兒山
國道318上有很多雪山正在修建或是已經建好隧道,隧道貫通后,我們不必再走老路,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免去大雪封山被困的麻煩,但是,由于老路沒人維護,都差不多已經荒廢,因此我們無法再翻越埡口,感受埡口壯美的風景,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遺憾!
下午,我們到達德格。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經院,名叫德格印經院一它的全名叫“西藏文化寶庫德格扎西果芒大法寶庫印經院”,也稱“德格吉祥聚慧印經院”。據藏文《德格世德頌》記載,印經院系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卻吉·丹巴澤仁(1689~1750)創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1729年,在八邦寺大喇嘛司徒·卻吉窮乃(1700~1774)的鼓勵下,卻吉·丹巴澤仁在他52歲時決定修建德格印經院,到他61歲去世時,印經院尚未建成。他死后,他的兒子彭措登巴·索朗貢布和洛珠加措3人繼承父志,繼續擴建印經院,經16年才告竣工,后經歷世土司擴建,終于達到后來的規模。
印經院構造獨特,紅墻高聳,綠樹婆娑,幽靜壯觀??看箝T一側為一樓一底,正房則為二樓、三樓,參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筑風格。院內分藏版庫、紙庫、曬經樓、洗版平臺、裁紙齊書室及佛殿、經堂等。藏版庫大小共6間,約占整個建筑面積的一半,印書操作也在其中。藏版庫中排列著整齊的版架,書版分門別類地插滿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這是“德格巴爾康”的特色之一。書版規格有許多種,最大的長110多厘米,寬70厘米,厚約5厘米;最小的長約33厘米,寬僅約6厘米。到18世紀80年代末,全院有書版21.75萬塊,每塊刻兩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個音節計算,其字數總計約2.6億字,規模宏大。
德格印經院以藏書豐富,門類齊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稱于世。創始人丹巴澤仁雖信奉紅教,但他井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經典。這使德格印經院超過其他幾個印經院,形成特色。最初搜集書稿時,在司徒·卻吉窮乃幫助下,派出大批有學問的人到西藏的桑耶、欽普、納塘、夏魯、薩迦、拉薩、阿里等地遍尋手抄本或木刻印本,然后延請著名學者曲格旺曲等人認真分類??倍ǜ?。定稿后,由精于藏文(楷體)書法的數十人繕寫書版,并由幾位學者核審;然后由數百名經過培訓、挑選出來的能工巧匠刻版,再由學者校對。經過4次反復校對,確認無誤后,又經過對經版的復雜細致的防腐、防裂等技術處理,一塊經版才算制作完畢。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質量標準,規定十分細致、嚴密,完成的經版字跡清晰準確,經久不變。
印經院規定:《大藏經》一律用朱墨(朱砂研細、攙膠,成紅墨)印刷,以示尊敬,其余用黑墨。印刷時,一人來回奔走取送書版,另兩人相對而坐,書版署于兩人之間,一人用擦板蘸墨涂版,一人放紙,用磙筒一滾、揭下,一頁書當即印成。根據熟練程度和印書份數多寡,每天每組印700至1000多頁不等。印好的書頁晾曬在各組固定區域的繩子上,干后收起,交給巴仲,由巴本(印經院總管)等3人進行最后一次檢視校對,質量合格的,才能送齊書室理齊、磨平,四周涂上紅色,捆扎起來,即為成品。
印書用的紙,是專門采用一種叫“阿交如交”的草根皮制成的。這種紙韌性強,蟲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壞。造紙工藝基本沿用漢族古老的手工造紙技術。在舊社會,土司轄區內造紙戶有100多家。古澤、色格、聶曲、龔埡、卡松渡等地也有少量的造紙戶,年可造紙10萬多張(每張面幅大于機制紙的對開面),全部送交印經院。
根據德格印經院的版藏目錄,它的藏書之豐在我國藏族地區各印經院中首屈一指,有佛教經典、天文、地理、醫學、歷史、文學、音樂、美術、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叢書或專著200多部,其中還有一些珍本、孤本。如該院收藏的《印度佛教源流》,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早已失傳,國際上的科研工作者和佛教徒也得求助于它?!稘h地宗教源流》一書,也是研究漢地佛教和考查歷史上漢、藏關系的珍貴材料。有300年歷史的梵文、尼泊爾文、藏文對照的《般若八千頌》經版,亦為世界所僅有。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經書書版

經書書版

刻有蝎子標志的經書書版

印制經書

經書書版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說變就變的天氣
由于正在修建隧道,路面十分泥濘,修好隧道后還能看到這樣的美景嗎?

糟糕的路況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德格至石渠沿途風景

大搖大擺在公路上漫步的牦牛
途經石渠,參觀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位于石渠縣長沙貢馬鄉,石經墻總長約1.7公里,寬2-3米,高度3米,而且這個長度還在日益增長,因為總有藏族信眾不斷的到此奉上新刻的石經板和佛像。巴格瑪尼石經墻是世界上最長的瑪尼墻,已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在這里石經墻的宗教地位,如同拉薩的大昭寺、阿里的崗仁波齊,是藏人朝拜的中心。在石渠一帶用石經板鋪就石經墻是很普遍的,石經板上多刻有“六字真言”或“甘珠爾”或“丹珠爾”中的經文,縱觀整個石經墻,在每個適當間隔都會排布一些凹進去的方形佛龕,這里通常用于安放佛像。圍繞石經墻每天有大量藏族信徒沿順時針方向一圈一圈的行走。
巴格瑪尼石經墻的邊上,是扎嘉寺,它是藏傳佛教中寧瑪派重要寺廟之一,位于扎多區長沙貢馬鄉,公元1672年阿血活佛昂恒桑保重建,1804年由一世如來芽尊者再次重建擴大,華智仁波切和他的上師如來芽尊者(加瓦尼戈)都在此做過寺主?,F有僧眾200多人。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巴格瑪尼石經墻

扎嘉寺

色須寺

石渠至玉樹沿途風景

石渠至玉樹沿途風景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嘉那嘛尼石經城

轉經的信徒

轉經的信徒

轉經的信徒

轉經的信徒

轉經的信徒

轉經的信徒
離開玉樹,我們趕往格爾木。玉樹至格爾木843KM,全程高速,路況較好。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上竟然有牦牛擋道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共玉高速沿途風景
轉入京藏高速,氣溫明顯升高。

京藏高速沿途風景

京藏高速沿途風景
格爾木的是此行中海拔最低的地方,今天當然要洗個澡,睡早一點,養好精神,做好補給,因為明天將進入青藏線。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

昆侖山口




青藏鐵路的火車

青藏鐵路的火車
離開昆侖山,進入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1]。2014年11月,青??煽晌骼锷陥笫澜缱匀贿z產工作啟動。
2017年7月7日下午13時,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青??煽晌骼锝浭澜邕z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2017年11月,青??煽晌骼?、新疆阿爾金山和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發布公告,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隨意進入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

可可西里藏野驢

可可西里藏野驢

可可西里藏野驢

可可西里藏野驢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野牦牛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站

可可西里旁的青藏鐵路

可可西里
在青藏線,天氣說變就變。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鐵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鐵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遠處又要遭遇大雪。

青藏線沿途風景

大雪中艱難前行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路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將離開青海進入西藏。

唐古拉山口
離開唐古拉山口,太陽已經落山。

青藏線沿途風景
在青藏線上,很容易遇到修路、堵車,我們到達安多,已是晚上21點。

遭遇最美堵車

遭遇最美堵車
遭遇最美堵車,正好拍一下路旁的美景。雖然堵車,心情卻是極好的。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離開申卡崗坡,路況好了很多。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鐵路

青藏線沿途風景

青藏線沿途風景
路過當雄,可順路游覽納木錯
納木錯
納木錯,位于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約1920km?。
早期的科學考察認為,納木錯的最大深度為33米,但最近兩年對湖泊的重新測量發現,納木錯最深處超過了120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注意接近拉薩區間限速很多,請控制車速。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從布達拉宮遠眺

布達拉宮夜景
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于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筑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圣者的痕跡。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外磕長頭的藏民

大昭寺外磕長頭的藏民
小昭寺
小昭寺,藏語稱為“甲達繞木切”,位于西藏拉薩八廓街以北約500米處,始建于7世紀中葉641年(藏歷鐵牛年吐蕃松贊干布時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現有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寺內主要供奉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另有諸多珍貴文物。因此196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在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昭寺

小昭寺

小昭寺

小昭寺

小昭寺的喇嘛
逛一下小昭寺外的街道,發現了好多當地特產。

糌粑粉

糌粑粉

酥油

干奶酪
哲蚌寺
哲蚌寺系黃教六大寺廟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勝州,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它坐落在拉薩市西郊約十公里的根培烏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創建。解放前該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
哲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于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征繁榮,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洲”,它是格魯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阿嘎土鋪的地面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色拉寺
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周圍柳林處處,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麗尼姑寺;寺后還有珠康日卻、色拉卻頂寺等等。
明永樂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絳欽卻杰興建,成于明宣德九年(1434)。后絳欽卻杰應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夭睾髮J賜經像等珍藏于寺內,至今仍存。寺內有結巴、麥巴、阿巴三札倉(經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規模略次于哲蚌寺。
色拉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制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各札倉經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馬頭明王”像。在四層吉札倉里面,進大殿直走,過一排小殿,最里面就是。當了人會把頭伸進一個小神龕里面,用頭觸那個雕像的基座。
色拉寺有妙音殿(甲失拉。主要建筑有措欽(集會殿)、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及32個康村。早期建筑以麥扎倉、阿巴扎倉為中心,后經歷代增修擴建,才具有今天的規模,所以平面布局上無整體規劃。但色拉寺的建筑密而不擠,雜而不亂,因地制宜,主體突出,體現了格魯派大寺的特有風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曬佛墻

辯經即將開始

辯經

辯經

辯經

辯經

辯經

辯經

法會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經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園內有植物100余種,不僅有拉薩地區常見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異草,還有從內地移植或從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堪稱高原植物園。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
羅布林卡被辟為人民公園,也有人戲稱羅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兩排工藝品商店、以及圍繞著動物園的幾座宮殿"組成的。
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邓伤驾喪钦孀钚涯康囊蛔w樓,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專供達賴喇嘛看戲用。它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
解放前,羅布林卡只是達賴和少數達官貴人游樂休息的“夏宮”,解放后,經過修繕,面貌一新,里面有蒼松翠柏等樹木49種,有牡丹、芍藥等名花異草62種,飛禽走獸各類動物15種。園內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瓏別致的涼亭水榭,還有戲臺和木制的桌凳。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
離開羊卓雍錯,前往日喀則,途經卡若拉冰川,沿途風景很美。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浪卡子至日喀則沿途風景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

乃欽康桑雪山

乃欽康桑雪山
下午3點,我們到達日喀則,先去參觀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杰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
明朝正統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后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主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歷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扎倉(經院),教學顯密并重。
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建筑結構也深刻影響了其他藏傳佛教建筑如五當召。
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7年8月,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地面鑲嵌著寶石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地面鑲嵌著寶石

扎什倫布寺

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辦公生活的地方

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辦公生活的地方

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辦公生活的地方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已經可以看到珠峰!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在這里要買門票了,除了游客,自駕游的車輛也要買,400元!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加吾拉山口指示牌

加吾拉山口遠眺珠峰

加吾拉山口

從加吾拉山口遠眺108道拐

從加吾拉山口遠眺

從加吾拉山口遠眺

從加吾拉山口遠眺

從加吾拉山口遠眺

從加吾拉山口遠眺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

世界最高海拔寺院:絨布寺

絨布寺

從絨布寺遠眺珠峰
從絨布寺再往前5公里,到達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周圍很荒涼

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旁有很多瑪尼堆

珠峰大本營周圍風景

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

世界最高海拔郵局:珠峰大本營郵局

我們住的帳篷

我們住的帳篷

我們住的帳篷

煮飯燒水用的燃料:牛糞塊和羊糞粒
下午,云層散開很多,珠峰露出了真容。

珠穆朗瑪峰
幸運的拍到了珠峰日照金山。日照金山只有短短幾分鐘,卻足以讓整個大本營的人們歡呼雀躍!我扛著像機沖出帳篷,完全忘記自己是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

珠穆朗瑪峰日照金山
愉快是短暫的,太陽落山以后的大本營十分寒冷,帳篷外是七八級的刺骨寒風,頭越來越痛,原打算夜里起來拍攝星空的我徹底放棄了。帳篷里的爐子已經滅掉,老板能提供的保暖措施就是被子,我們貼上暖寶寶,穿上沖鋒衣,再蓋了兩床棉被,終于不冷了。吃下頭痛藥的我也終于睡著了。

早晨的珠峰被厚厚的云層遮擋,加上一夜沒睡好,頭痛的厲害,我們放棄了看日出的打算,匆匆洗漱后離開了大本營。
到珠峰大本營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定日的天氣,如果天陰是無法看到珠峰的。另外最好是下午到達,因為日落看到日照金山的機會遠比日出要大。
再次提醒一下:定日縣從2018年12月以后已禁止任何游客進入到絨布寺以內的珠峰核心區域旅游,也就是說你不能再到大本營那里觀珠峰了,你最多只能來到絨布寺這里!
今天我們從國道318回拉薩,到拉薩已是晚上22點。
注意曲水沿雅魯藏布江一段區間限速很多,請控制車速。

米拉山口

從米拉山口遠眺

從米拉山口遠眺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河旁的雪山

林拉公路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尼洋風光
時間允許的話可以順道去林芝的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色季拉山口
從色季拉山口可以遠眺南迦巴瓦峰,這一次沒有2016年幸運,無法一睹南迦巴瓦峰真容。

被云層遮住的南迦巴瓦峰

魯朗小鎮

魯朗小鎮

魯朗小鎮

魯朗小鎮
從康扎村開始,需要領取限速條。
這里說一下限速條。限速條上記錄了你現在的時間,假若你在規定時間之前到達下一檢查站,那么你就超速了。2016年我們自駕青藏線、川藏南線領過若干限速條,2018年很多地方已改用攝像頭進行區間限速,只有川藏南線上很少的地方還在用限速條。
領到限速條你需要立即記錄你的里程、時間,并在到達下一檢查站前計算是否超速。

排龍天險已不復存在,穿山而過的隧道早已通車。

排龍隧道

排龍天險
新的通麥大橋(上面)早已代替老的通麥大橋(下面)。

通麥大橋

部分路段仍在修路

川藏線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然烏湖

怒江大橋

怒江大橋

怒江

怒江

天路72拐

天路72拐

天路72拐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東達山

東達山

東達山

東達山

東達山

東達山

東達山

東達山埡口

東達山埡口

國道318沿途風景


跨過金沙江,離開西藏,進入四川。

金沙江

金沙江

金沙江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國道318沿途風景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海子山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又遇牦牛擋道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理塘至稻城縣沿途風景

稻城縣城邊的白塔

稻城亞丁大門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仙乃日

沖古寺

沖古寺

仙乃日

稻城亞丁風景

珍珠海

珍珠海

珍珠海

珍珠海

路邊的小松鼠

路邊的小松鼠

珍珠海的仙乃日倒影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夏諾多吉落日

夏諾多吉落日
晚上需要好好休息,明天需要在4000米以上高海徒步14公里。
早7點我們自亞丁村出發,乘景區大巴至洛絨牛場,然后徒步至牛奶海(俄絨錯)、五色海(丹增錯),中午12點返回,到亞丁村取行李,離開景區,回稻城縣,預計19點到達。住稻城縣(海拔3700米)。
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事項:
1、洛絨牛場的馬幫2018年已經不再到牛奶海,馬幫距離很短,價格很離譜,意義不大。
2、如果有高反,建議在洛絨牛場附近游玩即可,洛絨牛場已經可以看到央邁勇。徒步至牛奶海、五色海是對身體極大的考驗,請慎重!
3、中午12點必須原路返回,否則你沒有時間到亞丁村取行李,并乘坐景區大巴回到景區大門。
4、記住先去牛奶海!從牛奶海再去五色海路要好走很多。
到達洛絨牛場便可看到央邁勇。

央邁勇

央邁勇
抓緊時間往前走,不必在意路邊的風景,回程有的是時間慢慢欣賞。
徒步至牛奶海、五色海的道路十分崎嶇,部分路面已經結冰。畢竟,在四千多米的海拔爬山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終于看到牛奶海!

牛奶海
從旁邊的山坡上可以拍到牛奶海的全景。

牛奶海
五色海離牛奶海不遠。

五色海
一旁的雪山也很美。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返回的時候,可以慢慢欣賞風景,因為是下坡,輕松了很多。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稻城亞丁風景

貢嘎神山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塔公鄉方向)風景

塔公寺

塔公寺

塔公寺

塔公鄉白塔

塔公鄉白塔

從塔公鄉遠眺雅拉雪山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新都橋(甲根壩鄉方向)風景
離開新都橋,我們踏上了回昆的路。
新都橋出來后需要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
新都橋至瀘定路況一般,瀘定至雅安、昆明全程高速,路況較好。
留言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