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有詩云"既然選擇 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 程。"用來形容此文恰好。白、青、紅、赭、藍、灰。作者投入到青海的色調中,風雨兼程,經過蕩滌,用筆墨寫心語,值得玩味。
(岳泠)
北方的山川湖海不似南方的小橋流水,青磚綠瓦,閨中氣濃,北邊遼闊的景色,多是磅礴巍峨,氣吞山河的豪邁,也難免有一種浩瀚雄偉背后的蒼涼落寞之感,青海正應此意。
時至五月,綠意尚未吻遍山野,分明還是春月,卻比尋常冬日寒意更甚,而正午當頭時,也曬得人恨不得狂涂幾層防曬乳。
與青海的初逢,猶如故人一杯醇酒,三巡之后醉意濃,心底盛著春,眼里盡是蕭瑟的秋,觸及又是凜冽的冬,唯有在室內,才有時令春末初夏之感。途中偶遇風饕雪虐,首次見識五月飛雪,欣喜大于對寒冷的畏懼,盡管烈風如刀,卻更愿意乘著醉意,裹著大衣,與天地共飲這難得的四季。
國道兩旁是滿眼烏蒙蒙光禿禿的山脈,不遠處的濃云,是一筆清冷的白,反而透著些孤絕的意味。途經日月山風雪曖昧,車里開著暖氣,窗外的北風正烈。沒趕上蒼翠的山脈,偶遇一場皚皚的雪。淡季的造訪并未讓人感到失望,反而因人煙罕見而覺欣慰,像是逃離都市后的額外饋贈。
不似七八月山川與湖泊交映的剔透,五月的茶卡鹽湖美得很含蓄,是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羞赧,恰如少女明眸中的謎,深不見底的白。鹽晶像積雪擁抱大地,雪山藏在天盡處,如歸隱的旅人,在即將蒼綠的視野中,褪去鋒芒。這番靈醒的霜白,足以洗脫來自塵世的燥氣。而你我生于這浮世匆匆,盡管只得片刻清明,在這一池清澈的眼波里,沉住往來復去的世故人情,眉間的寒不再是寒,而是心頭凝煉的一小撮溫存。春風夾雪,火爐燒得正燙,與你溫一壺柔腸百轉的酒,共進一杯可否?
最惦念黑馬河邊不羈的夜色,同幾位男生乘著暮穹下幾點零散的星光,穿過馬群,踩過石塊漫滿布的崎嶇的路,繞過三步一遇的牛馬糞,翻過鐵網扎成的路障,抵達的是只聽聲不見水的湖邊。手機背光燈下的潺潺更見清澄,為不虛此行的紀念錄下湍流的聲響,在細微的皎色中,它們如嬰孩安靜的喘息,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風為乳。
回程時有熱情的藏民邀請我們去家里做客,并贈以青稞啤、燉牛肉作晚餐。屋子里的爐火燒得很旺,剛坐上床頭,湖邊帶來的寒意就已褪盡,酒肉端上來時,心底涌出一股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情。在比長安更西北的青海,風雪也不再寒了,春也不盡是料峭了。從藏民家中出來,是夜的一切偶然相遇都化成脖頸里熱騰騰的汗,襲入疲乏的困意里。湖邊帳篷里的燈火明明滅滅,這一路,風一程,雪一程,都不及此時的千帳燈火讓人感到溫暖而踏實。
陰霾過后終見熹微。
清晨五點半,頂著朦朧的睡意出門,被海風如醍醐灌頂般吹個靈醒,此時的青海湖還是一片煙波浩渺的藍,深邃猶如濃得化不開的哀愁,在這太陽將出未出的時刻,皆因未被著色而顯得凄冷。
想是因夜里璀璨的星光,次日終于在萬里晴空之下見識到青海湖的斑斕光彩,一碧萬頃的煙波藍、水天相接處的鴿眼灰還有撥云見日一剎時的瑪瑙紅。太陽的縱身一躍,如靈童出世,天地生輝,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吉祥的光火。沉睡的霧蒙蒙的湖水睜開惺眼,如天地初開,生靈復始。所有不修邊幅的早起,囫圇裹裝的冷,都被原諒。
因前日雨雪天氣而衍生的懷疑、揣測和擔憂,都不值一提了?;叵肫饋?,它們就都成了日光傾灑湖面一瞬間,所帶來驚喜感的情緒鋪墊。生活也曾醞釀太多的苦楚,對自我認知的不夠深刻,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怯怕,只欠那縱身一躍的契機和勇氣,不再眷戀山川湖海的庇佑,天空廣袤,才是理應馳騁的疆土。
塔爾寺以深紅為主色調,黃、白、藍、綠、紅的五彩經幡是其主要的綴色,藏傳佛教的肅穆與莊嚴讓人不禁主動放下相機,靜默前行。生在當下,雖然時刻自持著一份我命由我的認知,卻在親自見識到那些殿前磕千百日長頭的信徒,寺內激烈辯經的喇嘛學徒,環湖公路旁三步一叩的朝拜者之時,油然生出許多敬意來。
因此也在塔爾寺里的請了一盞酥油燈祈福,酥油燈燃燒出一種厚重的膻味,并不難聞,被風吹散后反能聞出一股淡淡的奶香。這讓我想到關于西北的吃食,口味亦是這樣厚。大抵因我來自西安,地道的西北菜比起南方細膩的食材更欣然入胃。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牛羊肉是當地人最珍貴的主食,不論是粗放的火烤、爆炒,還是悉心的湯熬、燉煮,都是草原之味的最正宗詮釋。在五月仍有雪的高原,一鍋熱騰騰的羊肉湯才算是最貼心的關懷?!鹅`樞·五味》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胃,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而行者,之于天地湖海,走山吃山,走水吃水,筆法鏡頭和感官亦是稟氣于胃的。
藍,是蒼穹眼眶凝成的淚滴,墜入大地匯成湖海。
我從未見過這樣藍的天,像麋鹿眼里的霧,像山澗綠林的露,像冬雪消融時的光。湖水因此而斑斕,鳥獸因此而徘徊,游人因此而忘返。我是表針劃過表盤所流逝的每一分鐘,與這片湛藍共享銀河流動,茫茫。與每一眼山川湖海同享歲月消逝,匆匆。
站在青海湖邊,視線里所有的色彩都被混合成水天銜接處的淺碧與湖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再只是詩人的經典之作,也不再是疲憊生活里的桃源夢,而是眼前,一物一景,一沙一石,一湖水和一寸光陰。
與身邊人說,不要走了,就在這里終老吧。夜有星垂平野,月入大江,晝有山青水綠,野鶴孤云。再也找不到這樣一個地方,晚風清懷,山河洗眼,我愿將視力、呼吸和味覺都還給天,將愛憎和悲喜還給地,做個赤條條的生靈,天地沙鷗。
行程結束,一行人在朝陽下合影,來自不同城市的一隊人在短暫的時間里迅速成為最親密的伙伴,轉眼間又要匆匆分離,或許再也沒機會相見。我不知道離別該用什么顏色來形容,卻知道所有的顏色匯聚最終成灰,但這不該是最悲觀的色彩,就像人生從五彩斑斕的歲月走向洗盡鉛華的暮年,還有回憶這道菜下酒,足夠。
我之于青海,是過客,是馬匹,是踏著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追逐與奔赴,而青海之于我,亦是旅人,或是詩歌,是一紙不疾不徐靜靜流淌的筆墨。數日的行走帶來的不僅僅是靈魂的洗滌,它還是我生命里虔誠的佛光,教我盡情的遺忘和放下,關于凡塵俗世里的困惑與執著,教我與山川共心跳,與湖泊共脈搏,胸懷坦蕩并心境曠達,才算不虛此行,不枉此生。
禪園聽雪
繁花不驚?銀碗盛雪
用文字腌制時間
煮字療饑
過鮮衣怒馬生活
享受銀碗里的盛雪閑情
三生韶光賤的光陰里
指尖上捻花
孜孜以求
散發微芒
新浪微博:@雪小禪
公眾微信:禪園聽雪
微信號:chanyuantingxue
留言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