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夏瓊寺始建于1394年,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是藏傳佛教格魯創始人宗咯巴的發祥地。該寺地勢異常、幽雅殊勝,寺后山崖形如展翅欲飛的鷲鳥,故得名“夏瓊寺”。 夏瓊寺自創建以來,先后修建了妙音菩薩殿、彌勒殿、金頂殿、阿底峽殿、金剛佛殿、支扎佛殿、煨桑殿、地藏菩薩殿、監河彌勒殿、山佛殿、護法神殿等十一個殿堂,構成了一處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古建筑群,整體建筑莊嚴大方,雄偉壯觀,布局井然,氣勢磅礴。 1788年乾隆皇帝賜名“法凈寺”,并敕賜漢、藏、蒙、滿四種文匾一幅,上題“大乘興盛地”金字。寺內至今藏有舍利子和阿底夏大師靈骨裝藏的洛洛夏惹觀間像、以釋迦佛舍利子裝藏的檀香木古塔、法王顧實汗的寶劍和頓珠仁欽、宗喀巴的金銅像、金書《甘珠爾》大藏經等珍貴文物。
概況
夏瓊寺原為藏傳佛教噶當派寺院,后改屬格魯派。采用色拉寺學經教程,屬于色拉寺系統。該寺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創建者是宗喀巴大師的啟蒙老師曲結頓珠仁欽(1305-1385年)。早期建筑有大護法殿、大神殿等。1385年建頓珠仁欽之靈塔殿,后三世達賴及七世達賴先后賜金,磚砌靈塔改為鎏金銅塔,并鋪蓋塔殿金頂。1623年,該寺創建顯宗學院,1747年建成醫明學院,后于1802年改為時輪學院。因夏瓊寺為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之地,故被人們稱為格魯派之源。在歷史上,該寺以戒律嚴格、名僧輩出聞名藏區。如七世達賴的經師阿旺卻丹(1677-1751年)、八世達賴的經師阿旺曲(1707-1778)、九世和十世達賴的經師阿旺年扎、第四十六任甘丹赤巴金巴嘉措等,都是出自夏瓊寺的高僧,因此,夏瓊寺一直影響巨大,受到青海、西藏及中央王朝的重視。清代,夏瓊寺有寺僧三千余人,大小活佛府邸(拉院)二十五座,德央倉、見斯倉、堪布倉和和夏瑪爾倉為該寺四大活佛系統。18世紀70年代后,歷輩卻卜藏活佛為該寺寺主。夏瓊寺屬寺曾有二十余座。 夏瓊寺原有大小建筑群27處,占地300我畝,有佛殿僧舍共2260多間,木式樓房26座,并有“文殊修行洞”、“彌勒望河”塑像等古跡,供有傳說用佛陀舍利和阿底峽尸骨裝藏的洛格夏惹觀音像、宗喀巴的鎏金銅像、金汗書的《甘珠爾》等法寶。1958年,該寺有僧人887人,僧房4131間,大經堂1座,則經堂2座,佛殿11座。1958年后,該寺為保留寺院,但大部分建筑遭拆毀,破壞殆盡。1963年寺院關閉。1980年批準開放,在夏日東、卻卜藏活佛等主持下重新整修,莊嚴氣象,于茲漸復?,F主要建筑有大經堂、大雄寶殿、文殊殿、大金塔殿等,并開設有因時學院、密宗學院、時輪學院、毗廬遮那現證學院、醫明學院。大經堂氣勢宏偉,三副十分壯觀的雙扇大門,令人由然生出神圣之感。大金塔殿內的頓珠仁欽舍利亦重放靈光,接受海內外佛教徒的瞻禮膜拜。寺內現藏佛經千部以上,其中珍貴版本有《甘珠爾》、《丹珠爾》、《宗喀巴大師文集》等。
地址
青海省海東地區化隆回族自治縣查甫鄉南部
門票
免費
優待政策
免費
開放狀態
正常開放
開放時間
全天9:00-17:00(周一-周日)
外部交通
西寧長途汽車站每天13:30有一趟班車去夏瓊寺,夏瓊寺每天早上6:20-7:00之間有一趟去西寧的班車;或者從西寧包車前往。
景點特色
先后修建了妙音菩薩殿、彌勒殿、金頂殿、阿底峽殿、金剛佛殿、支扎佛殿、煨桑殿、地藏菩薩殿、監河彌勒殿、山佛殿、護法神殿等十一個殿堂,構成了一處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古建筑群
最佳旅行時間
一年四季皆可
建議游玩天數
半天
消費水平
略低于西寧
穿衣指南
6月以前著長衣長褲,6-10月份可穿短袖等夏裝
行前準備
建議涂抹好防曬霜,攜帶雨傘、相機、充電器等
留言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