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走進青海,只見金黃的花海、耀眼的雪山、似海的碧水,恍然間,你會以為自己走進了夢境一般!你可以收獲一種震撼的美!

祁連山脈

祁連山脈
“祁連”是古匈奴語,意為“天山”,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古有“青海北大門”之稱,絲綢之路南線經于此。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奇麗壯觀。祁連雪山縱橫、物種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態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

瀾滄江

瀾滄江
瀾滄江是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發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北麓的貢則木雜雪山,經西雙版納流出境外,途經6個國家,被稱為“東方多瑙河”。想一睹瀾滄江風采的朋友,可以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巖石,江水洶涌澎湃,兩岸奇峰嶙峋,甚是壯觀。

青海湖

青海湖

青海湖鳥島

青海湖鳥島
青海湖古稱“西海”,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面積4583平方千米,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泊。湖中有一個島嶼叫鳥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島上棲息著數十萬只候鳥而得名。雖然鳥島面積不足1平方千米,但島上鳥類數量有八九萬只。每年春天,斑頭雁、漁鷗、棕頸鷗都來這里壘窩產卵,島上的鳥蛋一窩連著一窩,密密麻麻,因此這里也被人稱為“蛋島”。

塔爾寺

塔爾寺法會

塔爾寺法會
塔爾寺是我國著名的喇嘛寺院,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亦是西北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該寺規模宏偉,最盛時有殿堂八百多間,是我國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在全國和東南亞一帶享有盛名。寺內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三絕”,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很高的藝術價值。
法會意為祈禱,是一種宗教佛事活動。塔爾寺每年舉行四次大型法會和兩次小型法會,當地人將四次大法會俗稱“四大觀景”。四大法會聞名遐邇,法會之日,方圓百里內的人們趕往蓮花山間,分享節日的快樂。

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坐落在玉樹的貝納溝,海拔3700多米,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筑特點的古式建筑。廟內的巨型文成公主像和八尊佛像,由石壁雕鑿而成,造型質樸敦厚。這座廟是唐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進藏時留下的規模最為宏偉而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此廟已經成為漢藏團結的象征,成為信徒們頂禮膜拜的佛堂,香火繚繞,經久不衰,當地藏族群眾把這里視為玉樹高原上的“洞天福地”。

門源油菜花

門源油菜花
門源油菜花位于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此地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區的主要油料產區。這里的油菜花也成為了一種美麗而蔚為壯觀的人造景觀,綿延數千米。夏日時節,恰如走進一幅渾然天成的油畫之中,七月中旬,油菜花競相怒放,花景與當地的藍天白云、高山流水、林海草原等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變幻出一道道獨具特色的迷人風光。

三江源保護區

三江源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的腹地,位于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水區,總面積36.3萬平方千米,這里不僅因為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而被稱為“中華水塔”,還因為擁有許多特有生物種類而被譽為物種基因庫。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設立是我國生態保護和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的建成和青??煽晌骼?、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連接在一起,構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群落,成為世界屋脊雪域高原上的一片受全社會保護的遼闊土地。

柳灣彩陶

柳灣彩陶
青海被譽為“彩陶王國”,而柳灣則被稱為“彩陶的故鄉”。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中國發現和發掘的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氏族聚落遺址和墓葬群。

雜碎湯
青海人民把雜碎湯泡饃看成是最美好的早餐。它既能補身、耐饑,又能抗寒。雜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肺、腸、胃、四蹄等,俗稱“下水”。雜碎湯就是雜碎煮成的湯,即下水下鍋后,加入調料文火煮,腸肚爛后撈出,繼續煮頭蹄,去上層油凝固(稱“化油”),全部撈出備用。湯中加一些干蔥絲、香菜等調味品。雜碎湯香味濃、不膩、補身。
作者簡介:潤玉菩提,一個熱愛生活,喜歡旅游的人。閑暇時品一杯香茗,沉思感悟生活,希望把全世界所有美好的地方帶給志同道合的你,一起去旅游,一起去見證那些美好。(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非常感謝!持續更新中。)
留言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